自闭症儿童在学习使用餐具时常常动作笨拙,这与他们的神经发育特点、手部协调能力及认知理解水平密切相关。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作为全托学校,在日常照护中发现,不少孩子握勺时手指用力不均,夹菜时筷子打滑,甚至因餐具碰撞声产生抵触情绪,这些表现背后是他们在精细动作控制、感官适应和规则理解上的独特挑战。
自闭症儿童在学习使用餐具时常常动作笨拙,这与他们的神经发育特点、手部协调能力及认知理解水平密切相关。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作为全托学校,在日常照护中发现,不少孩子握勺时手指用力不均,夹菜时筷子打滑,甚至因餐具碰撞声产生抵触情绪,这些表现背后是他们在精细动作控制、感官适应和规则理解上的独特挑战。
针对这些情况,星贝育园的老师会从基础能力训练入手。首先通过触觉脱敏帮助孩子适应餐具触感:用不同材质的勺子(如木质、硅胶、金属)让孩子触摸感知,逐步消除对金属餐具碰撞声的敏感。同时,借助握力球、串珠等小游戏强化手部肌肉力量,比如让孩子每天练习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彩色珠子放入小瓶,提升手指灵活性。
在动作引导上,老师采用“手把手辅助+视觉示范”的方式。示范时会放慢动作,清晰展示“拇指、食指、中指捏住勺柄”“手臂轻轻抬起送向嘴边”的要领,并让孩子模仿。对于使用筷子困难的孩子,先用辅助筷(将两根筷子末端用橡皮筋固定)降低操作难度,再逐步过渡到独立使用。曾有一名孩子总把勺子翻扣导致饭菜洒落,老师便用卡通贴纸贴在勺柄合适位置,提示“贴纸朝上就是正确方向”,帮助孩子建立视觉参照。
认知理解的引导同样重要。老师会通过实物演示让孩子明白“餐具是用来吃饭的工具”,用图片卡片展示“拿碗—盛饭—用勺送入口中”的顺序,帮助孩子将动作与用餐流程建立联系。用餐时,老师会用简洁语言实时引导:“握住勺子,舀起米饭,慢慢送进嘴巴”,通过重复强化形成动作记忆。对于完成较好的孩子,及时给予点头微笑、轻拍肩膀等正向反馈,增强他们的自信心。
在星贝育园的全托环境中,老师们利用日常用餐场景持续练习,让孩子在熟悉的氛围中逐步提升能力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,许多孩子从最初打翻餐具、抗拒进食,到能握住勺子独立舀起食物,甚至尝试用筷子夹起小块蔬菜。这些进步虽微小,却凝聚着老师的耐心与专业引导,也让孩子在自主用餐中感受到成长的力量。
星贝育园始终相信,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。在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习使用餐具的过程中,老师们用细致的观察、耐心的示范和温暖的鼓励,为他们搭建起通往独立生活的桥梁。每一次笨拙却认真的尝试,都是孩子突破自我的重要一步,而我们始终陪伴左右,见证这些微小却珍贵的改变。